衛福部、交通部、環保署上午在立法院報告乾旱等氣候變遷對健康影響,氣象局預報中心 主任鄭明典預測,這波乾旱,台灣北部可能早一步比南部獲得降雨「滋潤」,北部有機會 在5月初、南部則應會在5月底才「解渴」,但他也說,台灣的每年降雨日數持續下降,「 百年來已減少40天左右」,未來此趨勢仍可能持續,氣候變遷帶來的乾旱威脅相當嚴峻。 鄭明典說,由於高氣壓減弱,對流較易發生,預估下周起各地的午後雷陣雨會增加,對解 旱可能有幫助,另推估在5月初時,南風將帶來不穩定的氣流,並於台灣的西北方形成明 顯的雨區,屆時有望為北台灣帶來降雨,但在南部降雨的機率則較小;南部可能要到西南 季風完全建立起來,才有機會發生較大雨量,而預測西南季風完全建立的時間,將較往年 推遲,也許會拖到5月底、甚至6月初。 此外,鄭明典說,根據百年來監測資料,台灣的平均年總雨量沒有明顯變化,但年降雨日 數卻一致性減少,「差不多每10年就減少4天」,換算下來,百年來已少了40天左右,原 因是台灣的大雨增加、小雨減少,這將會嚴重影響生態。 氣象局科長陳孟詩也說,台灣在1911至1920年期間,年降雨日數為155.8天,到2001至 2010年間則已減少到119.4天,落差達36.4天,百年來確實已減約40天。 鄭明典另推估,未來亞洲冬季季風環流可能持續減弱,所以台灣冬雨將減少,夏季雨量則 會持續上升。(邱俊吉/台北報導) 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realtimenews/article/life/20150423/597671/1/

本文引用自: https://www.ptt.cc/bbs/TY_Research/M.1429762281.A.94F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arykarrn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